法云讲堂·第39讲丨性习二种与理行二性: 奘传唯识学中的种姓与佛性

日期:2022-08-06

2022年8月6日(星期六)上午。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傅新毅教授带来的“性习二种与理行二性  奘传唯识学中的种姓与佛性”的学术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为线上讲座,由杭州佛学院副教务长明臻法师主持。

傅教授谈在《成唯识论》“本新并建”的语义下,窥基是以本有无漏种的受熏与否来分判性种姓与习种姓;圆测则接受了《仁王经》等的一些说法,以种子的新熏来作为性、习二种的分界点,认为十信以上有有漏习种,入地之后才有无漏习种。但与法宝等人不同,由于圆测坚持性种姓相对于习种姓的先在性与决定性,所以并没有否定五姓各别的立场。奘传唯识学将种姓称之为行佛性,与理佛性相对。与最早提出理、行二性的地论师不同,地论师的行佛性侧重在修行过程中所见出的佛性,而唯识学者的行佛性是指成佛的动力因,相对于此,理佛性则是目的因。唯识学者有关理行二性的区分,遭到了佛性论者如灵润、法宝等人的严厉批驳。这一初唐佛性论诤的实质,在于对理佛性的定位和解释不同。佛性论者是以如来藏为理佛性,所以它既是目的因又是动力因;而唯识学者是以二空真如为理佛性,所以它只能是目的因,而不能是动力因,动力因只能是就作为有为法的种姓即无漏种子来说。

课程结束后明臻法师与傅教授关于“中国侧重佛性思想的原因”的问题,进行提问交流。提到中国人对佛性的思考,源自“能否即身成佛”的思想,而印度注重轮回与次第。这也是基于中国人思维土壤而形成的立足点。傅教授从禅宗“顿悟成佛”的角度展开阐述,这里面有几个关节点很重要。一是“悟理成佛”,显然这个思想,在印度传统思想中不成佛,最大的差距在于这属于“见道位”。这涉及到“理”的观念来诠释“真如”、“如来藏”等等。那么就有了把“悟理”作为“成佛”的思想依据,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可以讨论。

此外我院学僧对“理佛性”“行佛性”相关疑惑,提到种性差别问题,对于“凡夫来说是无法判别自身种姓,那如何建立修行、成佛信心?”请傅教授解答到,我们从历史的形态看佛法,需要有“整体佛教”的概念,回到佛陀开示的“缘起”意义思想上,种性差别的学说,未必绝对符合缘起教说。从缘起的角度来说,比如“法华经”里面提到:佛种从缘起....。一切都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来说明我们成佛的可能性,而并不说有一个先在的东西存在。现实“有情”是有差别的,所以修行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从差别的“有情”看到每个人不同的根性,采取不同的对治方法,才能有“一切众生均能成佛”的理想达成。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各种佛教的理论,取其对自己修行有利益的一面,特别是归于缘起加以解释。

课程结束后,大家都感慨,感谢杭州佛学院“法云讲堂”,感恩法师们的组织与付出,聆听法音,收获满满。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