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上文所述的打坐犍稚,梵本《说戒事》一共规定了五种不同的犍稚及其功用。这段梵文承载了若干难得一见但又十分晦涩的犍稚术语,而在其它戒律系统的布萨文献中却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文字,比如: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法护部的《四分律》、以及彌沙塞部的《五分律》。也就是说,只有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的梵文和藏文版《说戒事》在开篇部分流传下来一段有关打坐的详细规定。梵文写本1931年偶然在巴基斯坦的Naupur村(瑙普尔隶属吉尔吉特地区)出土后,由印度学者 N. Dutt 於1950年首次发表了校勘本,但他对这段梵文的处理很不严谨,仅四行中就有15处以上的误读或任意修改。其结果造成了梵文难以理解,或许因此,美国学者 F. Edgerton 在1953年出版的BHSD《佛教混合梵文词典》里,没有采用Dutt校勘本里的相关词汇。根据笔者1994年发表的再版校勘本,这段梵文正确的读法应该是:
[e](vam a)[t]r(a) [p](aṃ)[c](a) [g](a)ṇḍyaḥ sārvasaṃghikā • karmagaṇḍī • aṃsagaṇḍī • prahāṇagaṇḍī • āpadgaṇḍī ca •tatra sārvasaṃghikā tidroghumāḥ (!) tisrax prahārāḥ <|> karmagaṇḍī tidroghumā {ḥ} dve prahāre • a<ṃ>sagaṇḍī muṇḍikā • prahāṇagaṇḍī kha(kkharaṃ | āpadgaṇḍī yāvat tuṣṭaṃ |)
与这段梵文相对应的藏文流传在甘珠尔的《说戒事》里:di ltar gaṇḍī de ni lṅa ste | dge ’dun bsdu ba’i gaṇḍī daṅ | las kyi gaṇḍī daṅ | śi ba’i gaṇḍī daṅ | spoṅ ba’i gaṇḍī daṅ | gnod pa byuṅ ba’i gaṇḍī ’o | de la dge ’dun bsdu ba’i gaṇḍī de ni rgyud gsum daṅ tog gsum mo | | las kyi gaṇḍī de ni rgyud gcig tog gsum mo | | śi ba’i gaṇḍī de ni byi bo’o | | spoṅ ba’i gaṇḍī de ni khar ’sil lo | |
笔者将上述藏文段落译为:如此有五种犍稚:集合僧伽、羯磨犍稚,丧葬犍稚,禅修犍稚,警报犍稚。
集合僧伽时,应先敲击三轮(18下由轻到响加17下由响到轻算一轮),再加三次重击。羯磨法事时,敲击三轮再加两次重击。丧葬时使用Muṇḍikā。打坐时(用)锡杖。发生灾难事故时,应(不断敲击)直至足够。
看来,这五种犍稚至少在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的传承系统里是广为所知的。義净在《南海寄歸內法傳》曾指出,有四种至五种犍稚,它们的差别在律藏的某处有所解释。Rigzin在其《藏英佛教术语词典》中也收录了词条“五种犍稚”gaṇḍī lṅa:1. dge ’dun ‘du ba’i de, for calling monks for congregation (集合僧众);2. las kyi de, for calling monks for work (宣告羯磨);3. śi ba’i de, for calling monks on demise of a fellow monk (举办丧葬);4. sloṅ ba’i de, for the purpose of begging (出外化缘);5. gnod pa byuṅ ba’i de, for a matter of emergency” 。
“集僧犍稚”的功用是把整个僧伽叫到一起。在梵语里, sarvasaṅgha(整个僧伽)这个词经常与samagraḥ saṅghaḥ(没有缺席的僧伽)表意相同,同时还意味着,举行任何僧事的前提是该僧伽的成员必须“全部到位”。尽管如此, “集僧犍稚”与“羯磨犍稚”仍有明显的分工。也就是说, “集僧犍稚”并非用来集僧办羯磨事,而是通告其它类型的集体活动,例如第二章第一节讨论的用斋。对此,梵文版《撰集百缘经》里的Maudgalyāyana-Avadāna《目犍连譬喻》也有一则描述:“当斋食准备完毕而敲击犍稚的钟点已到时,目犍连便下令说:‘鸣击犍稚!’而后,随着犍稚在敲响,僧伽悉数聚集到一处。”
在巴利文的Dhammapadatthakathā《法句经注疏》里, 释氏僧侣说,他们每天只聚集两次,即夜间礼拜上座时、以及早晨外出化缘时。除此之外,任何两个僧侣均不得相聚一处,除非有僧侣突发疾病并在寺院当中击响犍稚。其他僧侣听到犍稚呼救后,便走出僧房聚于寺中,对患病僧友实施医治。类似的应急事件还包括需要下达僧众的紧急通知,比如有一次,佛陀得知有个重病比丘遭其他僧侣遗弃,于是便用法力治愈了他的疾病,并跟阿难说:“汝今速打揵椎!諸有比丘在羅閲城者,盡集普會講堂!”世尊于是嘱咐众僧,出家人应履行互相照顾的义务:“佛告諸比丘。汝等所以出家者,共一師同一水乳,然各不相瞻視。自今已往,當展轉相瞻視。設病比丘無弟子者,當於衆中差次使看病人。”
義净客居那烂陀寺时,也目睹了一种与犍稚关联的寺院生活:“那爛陀寺有十餘所大池。毎至晨時,寺嗚健稚,令僧徒洗浴。人皆自持浴裙,或千或百,倶出寺外,散向諸池各爲澡浴。”
至于“集僧犍稚” 的敲击方法,上述梵本说应该是tidroghumāḥ tisrax prahārāḥ, 其含义根据藏文及注释可诠释为“敲击犍稚三轮外加三次重击”。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梵文 tidroghuma(ā)一词尤其不易理解,笔者将在第四章第三节里具体加以分析。在标准梵语里,prahāra 仅作为阳性名存在。梵文里提到 karmagaṇḍī时说应该“双击” dve prahāre,虽然 prahāra(ā) 在这里被看做阴性或中性名词均可,但在“三击” “集僧犍稚”的组合中,它无疑被作为阴性名词使用了。通过巴基斯坦梵文写本这个出处,我们不仅可以给BHSD《佛教混合梵文词典》里收录的阴性词 prahārā 再增补一个新的例证,同时还可以明确它含有“重击”犍稚的意思。
关于“羯磨犍稚”,藏传的《布萨事》Gso-sbyoṅ-gi-gźi 与梵本有一定出入。梵本称敲击三轮应外加两次重击,而藏本说三轮之后只需加一次重击。对此,一世达赖喇嘛 Dge ’dun grub pa(根敦朱巴)曾经给予过解释:las bya ba’i don du gaṇḍī brduṅ b ani rgyud gcig daṅ tog gsum mo // lugs kha cig las ni las bya ba’i don du rgyud gsum daṅ tog gñis śe’o。“用于羯磨僧事的犍稚应敲击一轮外加三次重击。但也有其它传统说,敲击三轮后应该再加两次重击。”
根据这个注释,巴基斯坦的梵本应当属于一世达赖所指的“其它传统”,而它们在15世纪应为西藏佛寺广为知晓。由此也可以看出,如同寺院里许多的日常事务一样,鸣击犍稚的具体方法也可能随地而异。
如果从字面意义上来审视,复合词aṃsagaṇḍī 所表达的意思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尽管如此,它与丧葬事宜的关联却是毋庸置疑的:在运送遗体以及遗产分配时都需要使用这个“丧葬犍稚”。第四章的第一和第二节里,将专门讨论这一术语以及和它密切相关的muṇḍikā 一词。
如上文第二章第四节所述,犍稚也被用来通知禅修的时刻或叫醒打坐时入睡的比丘。如梵本《说戒事》描述的那样,在家信众听到不停的犍稚声误以为有贼入侵而造成了混乱状况,寺院便因此确定了五种不同的犍稚敲击法。由于僧侣常常在夜间打坐,为了避免附近居民被打扰,也可以使用锡杖唤醒睡着的人。关于这个法器可详见张怡荪主编的《藏汉大辞典》。
在古代,释迦僧侣们的安全经常会受到威胁,比如外道信徒或野人的袭击、强盗和小偷、野兽和战争、火灾和洪水、以及瘟疫等等。警报犍稚的作用是将类似的灾难事件通报给僧众。在法藏部、说一切有部、以及上座部的戒律文献里均分别提到八种或十种危急事件。
在不少戒本中都包含发生紧急事件的特殊条款,比如下述的固定表达方式:sthāpayitvā āpatsu“紧急情况除外”。即便是每半月雷打不动的布萨日,如果突发灾难性事件,也允许将必诵的 Prātimokṣasūtra《波羅提木叉經》缩短至引言部分。
在《说戒事》的梵本 Poṣadhavastu里,aṃsagaṇḍī 这个词出现了两次。在第二次出现时,抄写梵本的人显然忘记在元音 a 上加注一个墨点,即梵文里的 Anusvāra(代表鼻音的符号)。藏文在两处均读作 śi ba’i gaṇḍī,“丧亡犍稚”(见拉萨版Ka,卷1第190页a4-5),Dutt将梵文改成antagaṇḍī “(命)终犍稚”,或许依据的是藏文。
梵文 aṃsagaṇḍī 的字面意思“肩犍稚”,因为该复合词的前半部 aṃsa- 意为“肩膀”。而九世纪前后的藏文将其翻译为śi ba’i gaṇḍī 应该是一种诠释,而并非直译,这点可以从根敦朱巴在15世纪写的注释中看得很清楚:śi ba la phrag pas phuṅ po dbyuṅ pa’i don du gaṇḍī brduṅ ba ni ,汉译是 “在丧亡时用肩膀搬运遗体而鸣击的犍稚 …”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部梵文词典收录过 aṃsagaṇḍī 这个复合词,因此估计它并未出现在其它写本里。至于如何解释这个晦涩难懂的梵文词,以下假设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建议:aṃsa- 此处并不指梵语中的“肩膀”,而是相应巴利语的 aṃsa,意为“部分”, 即等同于佛教梵语的aṃśa(份额、遗产)。不排除这个专用术语涉及到往生僧人的遗产分配。与之相应,藏族学者 Rigzin 对这种犍稚的解释是:for calling monks on demise of a fellow monk (“为通知僧伽处理僧友的丧事”),而这里使用的英文demise亦有“分配遗产”的含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根本说一切有部的 Cīvaravastu《衣事》里出现有 mṛtagaṇḍyām ākoṭyamānāyām,所涉及到的也是过世僧人的遗产分配。
根据第三章引述的梵文 a<ṃ>sagaṇḍī muṇḍikā来看,muṇḍikā这个词是被用来解释aṃsagaṇḍī“丧葬犍稚”的。但遗憾的是,muṇḍikā 的意思也不甚明确。根据梵本的上下文,它所指的应该是敲击犍稚的节奏或是某种特殊的犍稚,例如上述的“禅修犍稚”。
在这一点上,不同甘珠尔版本的藏文也呈现了差异;拉萨版(Ka,卷1)第190页a5读作:śi ba’i gaṇḍī ni byi ba’o; 北京版(Khe,卷41)第133页a5: ... bya bo’o; 德格版(Ka)第136页a2: ... byi bo’o。Dutt的错读 mūṣikāṃ 有可能依据的是拉萨版的 byi ba。
德格版的byi bo 应该是正确的读法。根敦朱巴对byi bo 作了如下解释:śi ba la phrag pas phuṅ po dbyuṅ ba’i don du gaṇḍī brduṅ ba ni byi bo ste rgyud ñi tshe brduṅ śiṅ mjug tu tog mi brduṅ de | lugs kha cig ni śi ba’i don du gaṇḍī brduṅ ba la ni rgyud gcig daṅ tog pa cig go źi’o, 汉译是“关于丧亡时的犍稚敲 …(叫做)byi bo,应该敲击若干轮次,但之后不再重击。根据其它传统,丧葬用的犍稚也可敲击一轮外加一次重击” 。
此处的byi bo 应该是对应梵文 muṇḍikā (muṇḍa) 的藏译, 它与梵文词义相同,是“秃”或“光头”的意思。《格西曲札藏文辞典》的byi bo 词条是这样解释的:rgan daṅ bral ba’i don daṅ gaṇḍī byi bo brduṅ zer ba daṅ, “1.无装饰; 2.秃,如说:‘打秃椎(gaṇḍī byi bo) ” 值得注意的是,张怡荪的编辑的《藏漢大辭典》还对byi bo 给出了另一种解释:“破烂,腐朽”,并提供了两种范例:mchos rten byi bo“破旧的佛塔”与gaṇḍī byi bo“破旧的犍稚”。因此,也可以列入考虑范畴的是,梵本里的muṇḍikā 是否在词义代表着 vṛddhikā (vṛddha), 表示“老旧的犍稚”?
梵文 Avadānaśataka《撰集百缘经》的第48品Śreṣṭhī-Avadāna《长者譬喻》也记载了muṇḍikā gaṇḍī。G. Schopen将此段落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的相关部分进行了比对:kālagataḥ svake layane preteṣūpapannaḥ | tato ’sya sabrahmacāribhir muṇḍikāṃ gaṇḍīṃ parāhatya śarīrābhinirhāraṃ kṛtaḥ | tato ’sya śarīre śarīrapūjāṃ kṛtvā vihāram āgataḥ | (Av i. 271, 15-272, 2)
他在自己的寮房过世并再生成饿鬼。随后,他的同僚僧友们敲响了muṇḍikā 犍稚,搬运了遗体。在对其遗体举行过遗体礼拜之后,他们返回了寺院。
早在1891年将《撰集百缘经》译成法文的 L. Feer 根据上下文把 muṇḍikā gaṇḍī 译为 la cloche funèbre 即“丧钟”, 并指出藏文此处读作 mjug med pa。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藏文并非读 gaṇḍī byi bo,尽管这个术语不是非常罕见。此处的mjug med pa 很可能是mjug tu tog mi brdun 的缩略形式,见上述根敦朱巴的注释,其意思相同,即表示在敲击一轮后不再重击。
Schopen认为,muṇḍikā gaṇḍī 与根本说一切有部《衣事》 里的mṛtagaṇḍī 是一回事。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因为muṇḍikā gaṇḍī 明显地呈现出中古印度语的形态,将其解释为mṛtagaṇḍī 未免将问题简单化了。即使考虑到民间口语词源的影响,在发音上从muṇḍikā 转换成mṛta 也不太可能。除此之外,在《衣事》Cīvaravastu 的藏译版里,mṛtagaṇḍī 被译为śi ba’i gaṇḍī(此处梵文和藏文的意思都是“丧葬”), 但在《布萨事》Poṣadhavastu 的藏译本中,śi ba’i gaṇḍī并非muṇḍikā 的藏译,而表达的是aṃsagaṇḍī。
关于这个复合词的第一个音节ti-,如果梵本在此处不存在抄写错误的话,ti-可以被视为中古印度语的数词“3”,相当于标准梵文的tri-。藏译的 gsum 也为此提供了佐证。而复合词的第二部分 droghuma 或 droghumā 则不见任何词典和经卷。如果前个音节ti- 的确代表tri-,那么droghuma(ā)或许是由动词根druh-(伤害)衍生出来的名词?当然并不排除,它是一种犍稚的名称。
与此相应的藏文翻译是:de la dge ’dun bsdu ba’i gaṇḍī ni rgyud gsum daṅ tog gsum pa’o。此处的rgyud 显然是个专门术语,隆多喇嘛将其解释为“敲击犍稚一轮”:chuṅ skad nas che skad kyi bar bco brgyad | che skad nas chuṅ skad bar bcu bdun rgyud gcig yin pas | rgyud gsum tog sgra gsum ste brgya daṅ brgyad dam rgyud gñis tog gsum gaṅ ruṅ bya’o。“18次由轻到响加17次由响到轻称为一轮。三轮(外加)三次重击共108击。也可敲击两轮外加三次重击。”
常与犍稚一起出现的还有两个动词:gaṇḍīṃ praharati 或 gaṇḍī ākoṭayati,而后者更为常见。敲击犍稚的椎叫做 gaṇḍī-koṭanaka。巴利文的《本生经》和《法句经注疏》还提到,有时候比丘会用拳头或指尖叩击犍稚。
综上所述,关于犍稚及其使用方法,仍存在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7世纪梵本《布萨事》里的三个术语:aṃsagaṇḍī、muṇḍikā、tidroghuma(ā)。在藏传方面,有一种可能不应被排除,即Sarvajñādeva(徧知提婆)等人的翻译团队在赤松德赞 (Khri sroṅ lde btsan,约755-797年)统治时期翻译《说戒事》的时候,其梵文底本已含有若干谬误。汉传的情况也与此相似,从宋代(960-1278年)开始,晚期汉文佛典中逐渐产生了一些对犍稚不同的诠释。因而,笔者旨在呼吁更多佛教学者关注这一课题,如果未来能有更多的相关文本被发现,上述的语言学以及佛教术语学的问题便有望得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