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研究》第一辑

日期:2021-11-26

1、弁言

胡晓光

无摘要、关键词

 第1辑 1 胡晓光 弁言.pdf


2、关于印度唯识学的有为依与无为依两分:澄清与阐明

周贵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内容提要】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作为印度瑜伽行学的二分,不仅反映了其学说的具体历史展开,也反映了其学说的内在逻辑构成,即兼有描述性与建构性双重意义。此二分学在经典、渊源、内容特征、形式特征、性质方面,既表现出差别性,也表现出一致性。由此,此二分学在唯识思想史上虽然相互关联,但也引起了佛教意识形态的紧张。

【关键词】印度瑜伽;行学有为依唯识学;无为依唯识学

第1辑 2 周贵华 关于印度唯识学的有为依与无为依两分:澄清与阐明.pdf 


3、大乘唯识学与奥义书思想

吴学国(南开大学哲学系)

【内容提要】婆罗门思想与沙门思想的对话与融合,贯穿了印度佛教的全部历史。沙门的世界观基本上是一种朴素实在论,而婆罗门思想自奥义书时代起就建立了成熟的唯心论。佛教从沙门思想中产生。早期佛学的世界观,也是一种接近于六师外道立场的朴素实在论,初期大乘的“性空唯名论”也不是一种“唯心论”,故唯心论不属于佛教本来的立场。大乘瑜伽行派的唯心立场乃是来自奥义书传统的渗透。构成大乘唯识学的本体论基础的几个基本内容,即:唯识说,本识概念,种子与识转变观念,都不属于早期佛学的传统而是来自奥义书相应思想的渗透,其中种子与识转变观念的渗透不排除经过了数论和经部学的中介。禅观是奥义书这种思想渗透的主要途径。大量皈依的婆罗门把奥义书的唯识立场带进佛教禅观,并将其与般若的空观结合而形成大乘的唯识观。后者通过经论的形式表述出来,最终导致大乘唯识学的产生。

【关键词】奥义书;唯识学;本识;种子;识转变;唯识观

 第1辑 3 吴学国 大乘唯识学与奥义书思想.pdf


4、东亚唯识宗所知障(jñeyāvaraṇa)体性染、非染孰是:无明(avidyā)或不染无知(akliṣṭa-ajñāna)?

刘宇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有关东亚唯识宗所知障(jñeyāvaraṇa)体性的几个问子题:(1)所知障染、非染孰是?(2)如果它是污染的,它是哪一个意义、级别与类型的污染,它与无明(avidyā)和不染无知(akliṣṭa-ajñāna)之间是什么关系。(3)所知障体性何属问题与大、小乘佛教之间,有关觉悟的标准及宗教愿景的差别有何关系。上述疑问是源于所知障在内容上的歧义和不一致,本文是在笔者系列文本的梳理与理论重构的论文成果上,进一步解決所知障的体性问题,因此是唯识宗所知障系列研究的完结篇。讨论的线索主要是沿着无明(avidyā)和无知(ajñana),及进一步引申出来的不染无知(akliṣṭa-ajñāna)来展开。本文由五节组成,第一节扼要重温唯识宗“所知障”两层说。第二节追溯部派佛学阶段对两种“无知”(jñana)之讨论。第三节循原梵文语法及印度宗教-哲学脈络,考察“无明”及“无知”二词的意义和差异。第四节考察早期唯识宗论书对“无明”和“不染无知的见解。第五节探讨由《成唯识论》及《佛地经论》所织成的东亚唯识宗系统如何运用“无明”和“不染无知”两个概念,解答唯识宗所知障体性之疑难。

【关键词】所知障;不染无知;无明

 第1辑 4 刘宇光 东亚唯识宗所知障(jñeyāvaraṇa)体性染、非染熟是:无明(avidyā)或不染无知(akliṣṭa-ajñāna)?.pdf


5、梵文《唯识二十论》中与“识”相对应的两种原文及其意义

稻津纪三

肖平、杨金萍

【内容提要】自梵文本《唯识二十论》发现以来,围绕其中“识”所对应的梵语原文便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首先通过考察汉语“识”在《唯识二十论》中意义,认定“识”分别对应于“vijñāna,和vijñapti”两个词。接着考察了“vijñānavijñapti”在梵文中的意义和变化,以及“vijñapti”汉译“表识”之间的关系,希望以此作为深入理解唯识学体系的一个基础

【关键词】《唯识二十论》;识;梵文;vijñānavijñapti

第1辑 5 稻津纪三 梵文《唯识二十论》中与“识”相对应的两种原文及其意义.pdf


6、论佛典中的独立性和必然性概念——以瑜伽行派和佛教逻辑传统为线索

岩田孝(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

黄春燕

【内容提要】在佛教经典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对立概念,针对这些矛盾对立概念,佛陀时代的处理方式是被视为极端而拒绝回答。然而,随着推理的发展和教派间论辩的需要,如何解決矛盾对立概念则成为印度哲学中一项重要议题。为此,瑜伽行派以概念的“独立性”来证明矛盾对立概念被否定后的“中道”观。佛教逻辑学派在继承概念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必然性"概念,并以此作品为佛教救赎论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佛典;瑜伽行派;佛教逻辑;独立性;必然性

 第1辑 6 岩田孝 论佛典中的独立性和必然性概念——以瑜伽行派和佛教逻辑传统为线索.pdf


7、印度瑜伽行派诸论师之谱系略记——弥勒·无著·世亲

佐久间秀范(筑波大学)

贺晨佼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瑜伽行派论师谱系的研究笔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介绍日本和欧美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作为历史人物的弥勒、无著和世亲三位论师的生平和人物关系进行了历史回顾;二是对世亲时代瑜伽行唯识思想的结构和体系来源进行了全面梳理。最后作为指出,尽管瑜伽唯识思想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脉络,但这并不等于说作为历史人物的弥勒、无著和世亲具有一脉相承的思想。那是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一些著作被冠以某位论师之名,但其内容常常并非出自该论师一人之手, 而是经由历代论师之补充和修改而成。

【关键词】瑜伽行派;论师;弥勒;无著;世亲

 第1辑 7 佐久间秀范 印度瑜伽行派诸论师之谱系略记——弥勒·无著·世亲.pdf


8、论《觉者乔达摩语录》

埃德蒙德·胡塞尔

倪梁康

无摘要、关键词

 第1辑 8 埃德蒙德·胡塞尔 论《觉者乔达摩语录》.pdf


9、胡塞尔与佛教

倪梁康(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

【内容提要】胡塞尔在《论(觉者乔达摩语录〉》(1925年)的书评与《苏格拉底—佛陀》(1926年)的文稿中对哲学与佛教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思考了佛教思维与哲学思维的相同性与差异性,讨论在此语境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自主与他主之间关系,同时也对现象学的“悬搁”与佛教的“出离”、现象学本质直观与佛教的明见觉悟进行比较。可以在胡塞尔的这些研究分析中把握到几个本质特征。它们使得胡塞尔有别于其他当代西方思想家。虽然胡塞尔对佛教的认识有限,或许在这方面要略逊于离东方思想更近的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罗素、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舍勒等人。尽管如此,由于胡塞尔的研究摆脱了科学理性的傲慢,完全出于对异己文化的更好理解的真正意愿,因而他的理解努力在佛教思想面前也就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恭敬的态度。

【关键词】现象学;佛教;希腊思维方式;印度思维方式

 第1辑 9 倪梁康 胡塞尔与佛教.pdf


 10、基测二系异同管窥——以《成唯识论》末那识段为例

傅新毅(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本文以《成唯识论》末那识段为例,从文献历史、唯识义理、因明立量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论析了窥基、圆测二系之异同所在。本文认为,基、测二系同秉玄奘之学,其差异根源于学风之不同,并不存在可一以贯之的宏大叙述。只有通过对二系绵密、公允的比较,才能展现奘传唯识学的全体学理规模。

【关键词】窥基;圆测;《解脱经》;单生空观;真俗双观;未证法空量

 第1辑 10 傅新毅 基测二系异同管窥——以《成唯识论》末那识段为例.pdf


11、毘婆沙师的直接直接理论

法光(香港大学)

茅宇凡 译,刘宇光 校

无摘要、关键词

 第1辑 11 法光 毘婆沙师的直接知觉理论.pdf


12、经量部的表象知觉理论

法光(香港大学)

茅宇凡 译,刘宇光 校

无摘要、关键词

第1辑 12 法光 经量部的表象知觉理论.pdf 


13、唯识佛教的利他菩萨道

横山紘一(正眼短期大学)

释正道、释永辉、释戒法、释格桑、释善能、释香象 译,肖平 校审

【摘要】唯识学一向以理论性强而著称,但它也存在着实践的一面。本文以日本奈良时代人称行基菩萨的法相宗行基为例,阐述了唯识佛教的利他菩萨道精神。本文根据作者在龙谷大学的学术演讲稿整理而成。

【关键词】唯识;经典;利他;菩萨道;行基

第1辑 13 横山紘一 唯识的利他菩萨道.pdf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