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研究》第六缉

日期:2021-11-29

1、护法与法称关于他心知的辩护

茅宇凡(上海大学哲学系)

【摘要】唯识论者和实在论者在世俗层面上都同意我们能够获得对他人心识的认知。差别在于,唯识论者主张我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象认知方式获得他心知;而实在论者则强调我们是通过直接认知的方式认取他人心识作为认识的对象。护法将“他心知”理解为一种自心上生起他心“影像”的认识过程;他人心识则是影像的“本质”,而不是直接被认识的对象。同时,他人心识不是外在的物质实体,因此并不违反唯识宗否定“外境”的立场。法称则进一步论证由他人行动和语言的表象可以推论出他心的表象,该推论是有效的认知,因为通过他心的知识使得我们在世俗世界中达到与他人语言交流等的实效作用。

【关键词】唯识;他心知;护法;法称

 第6期 1 茅宇凡 护法与法称关于他心智的辩护.pdf


2、从唯识学“五心论”看记忆所缘境问题

张晓亮(科伦坡大学)

【摘要】笔者在《唯识宗回忆理论若干问题探讨》一文中提出,记忆回忆过去即独散意识缘过去境,实际上是以过去境本质种子自类续生种子为本质,其所缘境为带质境。本文可看作是上文的姊妹篇,继续以唯识学“五心”理论,佐证回忆所缘境为带质境,并厘清回忆所缘境“过去境”之内在意涵。回忆问题按照“五心论”应从寻求心开始,决定心结束,染净心、等流心之后乃有对回忆境即“过去境”的执着与否。从而对窥基《枢要》“二合”的观点进行释,并对善珠“第一念独影,第二念带质”的观点进行回应。

【关键词】回忆;带质境;种子;五心;二合

 第6期 2 张晓亮 从唯识学“五心论”看记忆所缘境问题.pdf


3、“烦恼缘境”之初探

释净智(苏州西园戒幢佛学研究所)

【摘要】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将烦恼依行界部展开,不同行相、界地、部

类的烦恼,其所缘也就有了不同的分野,此“烦恼缘境”探讨的内容主要有四

类,即遍行和非遍行、自地缘和异地缘、有漏缘和无漏缘、有事缘和无事缘。唯识宗在继承一切有部烦恼学说的基础上,对“烦恼缘境”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瑜伽师地论》和《阿毗达磨集论》等早期唯识典籍中,既有随顺小乘的观点,也有大乘新的主张,莫衷一是,直到《成唯识论》等后期唯识典籍,总结前代诸说,审议评定,唯识宗关于“烦恼缘境”的思想才得以最终定论。本文对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早期和后期唯识典籍中关于"烦恼缘境”的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烦恼缘境”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烦恼所缘境;一切有部;唯识宗

 第6期 3 释净智 “烦恼缘境”之初探.pdf


4、唯识学的“九住心”理论初探

释仁可(雪窦寺)

【摘要】在佛教的实修中,禅定的修习是基础。世尊离开王宫,于森林中剃

发出家,首先学习的便是禅定,世尊开悟成佛也是在第四禅之中。可见禅定是修行成就的必要条件。禅定是心的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人的意识是长期处在散乱之中的,要达到高度集中的状态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刻苦反复的训练。所以如何达到禅定的状态成为佛教界的重要课题,南传佛教的《清净道论》有“安般十六念”,中国天台宗有《六妙法门》和《释禅波罗蜜法门》等教导修行者如何通过调整呼吸和相应的观法而达到禅定的状态。印度的瑜伽行派擅长对心理的分析,他们从心的具体活动出发,提出了“九住心”,“九住心”即是心从散乱达到禅定状态所经历的九个过程。“九住心”对心从散乱到禅定的变化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使得修行者更加容易把握自心状态不致迷失!“九住心”对后世的禅修理论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藏传佛教,“九住心”传至西藏产生的“训象图”成为藏地佛教的禅修理论。

【关键词】九住心;禅定;安住;平等;等持

 第6期 4 释仁可 唯识学的“九住心”理论初探.pdf


5、论阿赖耶识的执受功能

刘朝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摘要】执受色身是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的基本功能之一,这是身体存续的根本因,也是身心统一体的有力保障。能执受的阿赖耶识唯有不苦不乐受,并与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转识俱起,显示出生命的厚度。能执受与执受法相互依持、相互制约,推动有情生命的相续。

【关键词】阿赖耶识;转识;执受;执受法;异熟

 第6期 5 刘朝霞 论阿赖耶识的执受功能.pdf


6、唯识入量论——略论唯识量论发展的三阶段

姚南强(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量论也就是知识论,大体上与现代的哲学认识论相似,古印度外道各派、佛教诸宗各有其量论。唯识量论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阶段。瑜伽行派的无著、世亲以唯识义理入量论,创立了唯识古量论。陈那在创立新因明的同时也开创了唯识新量论。第三阶段是在陈那以后,法称对唯识量论有继承和发展,但也有背离,在藏传量论中,则以中观为主旨,融合部分唯识思想。而汉传因明所传的是陈那、护法这一系的唯识今学,并将其义理与量论联系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汉传因明量论,其中,比较集中地做了表述的有玄奖的《成唯识论》,窥基的《成唯识论述纪》,《因明大疏》,净眼的《因明入正理论后疏》,慧沼的《二量章》以及日僧秋篠山善珠的《分量决》等,汉传佛教丰富和发展了唯识量论,成为最纯粹的唯识量论。本文概略介绍了唯识量论三阶段发展的全史,并以现代哲学认识论的视角对其义理进行了梳理和诠释。

【关键词】唯识;量论;三阶段

 第6期 6 姚南强 唯识入量论——略论唯识量论发展的三阶段.pdf


7、唯识与印度传统的语言哲学

吴学国(南开大学哲学系)

【摘要】在远古的思想中,事物的名称与它的存在往往是混然不分的。古代印度人把词语、语言都叫作“声”,一些现存文献表明,声似乎代表了存有的本质。这反映了古人对语言与存有的本原同一性的理解。而在《吠陀》和《奥义书》中,词不仅仅是事物的名称,而且在事物的存有之展现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在印度思想后来的发展中,词语自身被实体化了,它的意义完全在于完成一种指称,所以语言的意义揭示功能完全消失了。这种立场也规定了小乘部派思想的语言概念。我们在唯识哲学中,发现了一种对古代的语言思想的回归。在弥勒—世亲的唯识古说中,作为存有发生之根源的(意言)种子或熏习实际上就是潜在的语言能力(或语言概念)。唯识接受空宗对于存有的语言性的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阿赖耶识缘起的体系,以言说戏论作为世界现身的机制,以意言种子作为存在物之本体,这也可以说是在新的层次上对吠陀时代语言与世界之源始统一的复归。

【关键词】语言;存有论;同一性;唯识学

 第6期 7 吴学国 唯识与印度传统的语言哲学.pdf


8、理解瑜伽行派哲学的发展

Shruti Kapur(德里大学哲学系)

无摘要、关键词

 第6期 8 Shruti Kapur 理解瑜伽行派哲学的发展.pdf


9、唯识义理根源探究

马杜弥塔·查托帕迪亚(Madhumita Chattopadhyay)(贾达普大学哲学系)

【摘要】在研究佛教哲学的学生中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即唯识论(Viñānavāda)和空性论(Śunyavāda)这两派尽管都是反实在论者,但他们反对彼此关于终极实在的教义。他们都否认外在事物本体论上的存在;然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承认只有意识真实存在,而后者不承认有任何实体的存在,无论是外在的或内在的。承认唯独意识实在的前一个学派,顾名思义被称为“唯识宗”(“Viñaptimātratāschool),而后者则被称为“空宗”(Śunyavādin)。唯识学的主要倡导者是无著(Asaṅga)和世亲(Vasubandhu),而中观学的重要主张者是龙树(Nāgārjuna)。然而,当从藏文和汉语的资料中修复出龙树不同的文本,并把它们翻译成梵文和英语之后,如今情况已发生改变。这两大学派的基本概念,即唯识(Viñaptimātratā)和空性(Śunyatā)并不像他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相反对立,甚至他们似乎在根本立场上都承认同样的事实。因此今天的问题可归结为:“中观派(Madhyamaka)和瑜伽行派(Yogācāra) 是同盟还是对手?”本文试图进一步证明,这两派根本不是竞争对手,相反世亲所主张的唯识观,是中观派空性、真如(tathatā)、法界(dharmadhātu)等概念的自然产物,正如龙树所理解和阐明的那样。

【关键词】唯识;空性;真如;法界;龙树;世亲

 第6期 9 马杜弥塔·查托帕迪亚 唯识义理根源探究.pdf


10、从梁陈真谛的唯识古学与唐代玄奘的唯识新学论述印度与汉传佛教的一个思想差异

赵东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在唐代,有两位佛门高僧,西行印度成功地求取了佛典回到中国,他们分别走陆路与海路抵达印度:一位是玄奖法师(约602664),一位乃是义净法师(635713)。而他们也分别留下了《大唐西域记》与《南海寄归内法传》,这两本介绍他们当时的印度与所经之地的地理文化风俗之书籍。他们两位为我们了解当时印度的文化与佛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的唐皇室还分别为他们在今天的西安,建造了大雁塔与小雁塔,留存至今,让吾人瞻仰。

根据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的记栽,当时印度的大乘佛学,只有“中观”(Mādhyamaka or Mādhyamika)学派与"瑜伽行唯识”(Yogācāra or Vijñānavādin)学派这二大系:”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而玄奖所传译的法相唯识学(慈恩宗),则属于后者的传承,因而被认为有“回归印度佛学”的倾向。然而,与义净约略同时的华严宗创始者贤首法藏(643712),却有着与义净之记载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当时的印度大乘佛教除了上述的“中观”学派与“瑜伽行唯识”学派之外,还有提倡“佛性”(buddha-dhātu or buddha-gotra)或“如来藏”(tathāgata-garbha)一系的思想流派,而这也是地论师、摄论师等唯识古学所含有的思想。

因此,印度佛教与中国的汉传佛学的思想,究竟有何关键性的差异呢?我们其实或许可以从地论师、摄论师的唯识古学与玄奖的唯识新学,厘出一条理路来。笔者本文,即希望能顺着此理路进行一探析与辩研。因此,本文期冀以梁陈两代之际,从广东登陆来中国的真谛(Paramārtha, 499569)法师在其翻译之《决定藏论》中,将玄奖在《瑜伽师地论》中翻译的“转依”(āśraya-parivṛttiāśraya-parāvvṛtti)一词,皆翻译为“阿摩罗识”(amala-jñāna)一词的问题,进行探析。希冀藉由此探讨,以能理解梁陈真谛摄论学派(唯识古学)翻译的特色与其理论价值。并尝试与玄奖法相唯识宗(唯识新学)一系的理论,进行一个对比,以厘出一个印度与汉传佛教的思想差异面向。当然,中国人喜欢的是“佛性”或“如来藏”一系的思想。因此,这一系圆融的思想,就成为汉传佛学的主流,而与印度佛学着重论证思辨的情形大相径庭。

【关键词】直显真心;佛性;如来藏;转依;转依的两种梵文词汇(āśraya-parivṛttiāśraya-parāvvṛtti);阿摩罗识(amala-jñāna

 第6期 10 赵东明 从梁陈真谛的唯识古学与唐代玄奘的唯识新学论述印度和汉传佛教的一个思想差异.pdf


11、张琴唯识宗理事观探析

(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

【摘要】“理”“事”二字作为中国本土词汇,起源于汉代以前,后来逐渐演变为哲学范畴,并成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中的重要概念。玄奖一系为代表的唯识宗因借助“理事”范畴解说“唯识无境”、分析法相、阐发佛性论、说明“四重二谛”及概括“转依”理论等,而形成了与天台、三论等大乘佛教宗派不同的理事观。唯识宗理事观的形成固然与“理事”范畴在佛教哲学中的重要性有关,但也与玄奖一系积极推动唯识学传播,有意识地借助本土词汇影响受众有关。唯识宗理事观不但丰富了佛教理事观的内涵,也从形式上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同时,基于这一角度的探析,也有助于启发对唯识宗衰落原因的新思考。

【关键词】唯识宗;理事观;玄奖;窥基;慧沼

 第6期 11 张琴 唯识宗理事观探析.pdf


12、从“无始时来界”一颂释义看大乘佛教思想二种不同诠释方向

程恭让(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

无摘要、关键词

 第6期 12 程恭让 从“无始时来界”一颂释义看大乘佛教思想二种不同诠释方向.pdf


13、一心二门与本净本觉:本体之性与主体之心如何能合一——《大乘起信论》心性思想论析

杨维中(南京大学哲学系)

【提要】本文从本体之性与主体之心如何可能合一的角度考察了《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模式, 认为体、相、用“三大” 说是《起信论》之本体论原理的核心内容, “众生心” 所蕴含的主体性原理则是染法之生起与还灭、真如与无明互熏之所以可能的另一重要理论前提。这样的两条原理的统一便是《起信论》心性思想的最重要特征。

【关键词】起信论;本体之性;主体之心;心性合一

 第6期 13 杨维中 一心二门与本净本觉:本体之性与上体之心如何能合一——《大乘起信论》心性思想论析.pdf


14、真如与出世间法之关系——慧沼与法宝的佛性论争

许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初唐,唯识宗的“五性各别”理论,引发了与“一切皆成”论者的一系列论争。其中,法宝作《一乘佛性究竟论》,就判教、权实、佛性三个方面,攻击《成唯识论》所代表的唯识宗义,慧沼作《能显中边慧日论》卫护自宗,论争进入高潮。佛性论争中,法宝反对窥基建立的理、行二佛性说,认为法尔领域只有真如,不需建立本有无漏种子,故而“五性”是新熏而非法尔,并进一步引入如来藏思想。慧沼则进一步依据转依理论建立三佛性,强调无为的真如与有为的阿赖耶识的严格区分。二人论争的核心在于世间法如何生起的问题,故此《瑜伽师地论》中被建立为出世间法因的“真如所缘缘种子”成为焦点。关于“真如”与“种子”的关系,法宝认为真如所缘缘种子可以直接生起出世间法,真如即种;慧沼则批判“真如为种“,认为真如只是出世间法生起的所缘缘。“所缘缘”的论争又涉及《摄大乘论》的“闻熏习”理论。论争中法宝指出了“法尔无漏种子”的繁琐以及概念矛盾,慧沼则指出法宝前后分别以法尔的真如、新熏的习种作为出世法亲因的问题。

【关键词】真如种子;出世间法;慧沼;法宝

 第6期 14 许伟 真如与出世间法之关系——慧沼与法宝的佛性论争.pdf


15、心性本净说与晚明唯识学的性相融通论

沈庭(武汉大学国学院)

【摘要】《成唯识论》对分别论者的心性本净说持扬弃的态度,它批判作为小乘佛学的分别论者没有把握“心性”概念的含义,没有在唯识学八识论的框架内讨论“心性”;但又赞同他们意识到“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本有使得无漏法能够现行的原因。晚明唯识学者在对《成唯识论》进行注疏时,大多偏离了玄奖对分别论者的基本判释,表现出晚明佛学重视融通“性相”的基本特点,而晚明佛学的这一特点与当时丛林改革的需要密切相关。

【关键词】心性本净;晚明;唯识学;性相融通

 第6期 15 沈庭 心性本净说与晚明唯识学的性相融通论.pdf


16、太虚大师对唯识学“五姓各别说”的义理诠释

黄国清(南华大学宗教所)

【摘要】瑜伽行派“五姓各别说“将佛教行者根性区分为五种种姓,其中菩萨种姓与不定种姓始能成佛,排除其他种姓众生的成佛可能。种姓的分立可用无漏种子有无及有障无障作为说明原理。窥基注释《法华经》不能违背众生佛性及唯一佛乘的教说,但巧妙运用“理佛性”与“行佛性”二分的框架,将佛性论与一乘说归为理佛性,为方便说;而以行佛性支持种姓差别说,为真实说,以维护瑜伽行派的立场。太虚虽本于佛性与一乘思想,却能真正融通唯识与佛性义理,指出理佛性与行佛行都是了义实说,可统合为更完全的义理体系。理佛性所指涉的众生皆有佛性,可为成佛依据;即使实际决定能否成佛的行佛性,亦能证成众生成佛的命题。行佛性植基于本有与新熏的佛性种子,本有种子决定现前种姓差别,新熏种子则具各种可能性,特别是佛菩萨的大愿力是有情新熏成佛种子的强力支柱,为众生成佛的保障因子。佛教提出缘起说,避免任何固化实有观念,太虚因此将“五姓各别说“理解为暂时固定,众生成佛说始为终极真理。

【关键词】五姓各别说;理佛性;行佛性;佛性种子;一乘皆成

 第6期 16 太虚大师对唯识学“五姓各别说”的义理诠释.pdf


17、“唯识”之辩与现代新儒家的佛家“体用”论衡定

吴忠伟(苏州大学哲学系)

【摘要】唯识学的复兴为近现代中国佛学界的重要思想事件,其中支那内学院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熊十力到牟宗三先生,现代新儒学“体用”论之构建正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支那内学院唯识学系统的论辩而展开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新儒学的成立可视为是“唯识”之辩的思想效应。

【关键词】唯识;体用论;欧阳竟无;熊十力;牟宗三

 第6期 17 吴忠伟 “唯识”之辩与现代新儒家的佛家“体用”论衡定.pdf


18、唯识文献所呈现出的两种倾向

佐久间秀范(筑波大学人文学部)

安康 译;慧观 校

无摘要、关键词

 第6期 18 佐久间秀范 唯识文献所呈现出的两种倾向.pdf


19、印度论师智称的宗派归属初探

陆辰叶(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提要】印度佛教晚期的佛教哲学思想的一个特征是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交涉。辨别宗派哲思的学问随着佛教的发展而逐渐盛行。本文通过分析印度佛教晚期论师智称的《入真实论》,讨论其中对唯心概念的判释及其对龙树思想的阐发,判断智称的哲学思想倾向于瑜伽行中观派。以智称宗派归属为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印度佛教晚期的佛教思想。

【关键词】智称;《入真实论》;唯心;龙树

 第6期 19 陆辰叶 印度论师智称的宗派归属初探.pdf


20、《瑜伽菩萨戒》的传译及其思想特胜

释法圆(福建佛学院)

【摘要】“菩萨”是以上求无上佛果、下化无边有情为目标的佛弟子的称呼,在此上求下化过程中,菩萨需要有一定的依止轨则,受持一定的戒法,作一定的誓约,以助于更好地完成这个目标,这个轨则誓约就是“菩萨戒”。简单言之,戒有在家、出家二种之别。其中又有声闻戒、菩萨戒之别。声闻戒唯局出家五众弟子可受持,菩萨戒则通于在家出家七众弟子,或者范围更广。又菩萨戒有多种译本,今就《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之“戒品”所录出的《瑜伽菩萨戒》进行探讨,对其在中国的传译、发展及特胜思想进行一番解读剖析,浅谈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以及它对于社会和谐、人心教化等方面之可借鉴处。

【关键词】菩萨戒;六度四摄;思想特胜;开遮持犯

 第6期 20 释法圆 《瑜伽菩萨戒》的传译及其思想特胜.pdf


21、窥基《受菩萨戒法》考辨

雒少锋(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汤用彤先生考证窥基著作有48 部,曾有《西方正法藏受菩萨戒法》一卷,这是唯识宗受菩萨戒仪轨的重要文献,但现已佚。本文尝试对该文本重新进行考证,认为窥基弟子慧沼《劝发菩提心集》中的《大唐三藏法师传西域正法藏受菩萨戒法》与窥基所传之受菩萨戒法本子有密切关联,并通过敦煌法藏P.2147 抄本与慧沼本比对考证,发现法藏本很可能就是窥基所传本,但此本很可能不是汤用彤本。而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窥基的文本很可能得之玄奖,但玄奖也可能是对一个更早在中国流传的受菩萨戒法文本进行了唯识宗化的修订,从而使得窥基本带有了明显的唯识宗特点。

【关键词】窥基本;慧沼本;《西方正法藏受菩萨戒法》;法藏本

 第6期 21 雒少锋 窥基《受菩萨戒法》考辨.pdf


22、玄奘唯识比量研究资料杂抄——导论、选文与评析(下)

汤铭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无摘要、关键词

 第6期 22 汤铭均 玄奘唯识比量研究资料杂抄——导论、选文与评析(下).pdf


23、揭示意识活动的奥秘:以瑜伽行派思想为中心

哈里·香卡·普萨德(Hari Shankar Prasad)(德里大学哲学系)

吴承庭

【摘要】此篇文章首先讨论佛教的特定观点,并以此为背景,展开瑜伽行思

想发展的研究,最后针对下列的核心观点,进行分析:

·在终究相续的方式下,身体和物质的不定外境在我们的心/意识中呈现它们。

·我们的意识在感知相续的片段下接受不定外境。

·概念是源自于感知的共时统一和认识论的持续产生,并以语言心理建构方式贴上标签,比如“桌子”。

·同时产生认知、自我意识、客体观察和自体光明(self-luminosity)等认识论的二元性。

·主观性、主体,自我(ego)或本我(self)为认知主体等概念的产生。

·意识历时的统一性所产生的根本识。

·八识的现象学。

·外在真实、概念以及语言的空性。

·与龙树“一切无自性”观点矛盾的三性说和无自性说。

·瑜伽行派将根本转变的观点应用于根本识(āśraya-parāvṛtti,所依—转识)。

·建立菩萨戒。

【关键词】心;意识;相续;共时统一;历时统一;认知;自我意识;自体;光明;主体主观性;自我;根本识;意识模式;无自性;菩萨戒

 第6期 23 哈里·香卡·普萨德 揭示意识活动的奥秘:以瑜伽行派思想为中心.pdf


24、“唯我论难题”、“道德自证分”与“八识四分”——比较哲学研究三例

倪梁康(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

无摘要、关键词

 第6期 24 倪梁康 “唯我论难题”、“道德自证分”与“八识四分”——比较哲学研究三例.pdf


25、胡塞尔现象学与唯识学的时间观之跨文化省思

陈群志(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摘要】近年来,现象学与唯识学的比较研究已然获得了学术界的较多关注,两种哲学体系的确具有某些类似之处。然而,就时间观来看,东方的唯识学能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相会通,这是一个值得考察的疑难问题。藉由对胡塞尔现象学与唯识学的跨文化省思,能够论证如下观点:其一,时间观的比较研究不能只是单边描述同或异,而必须寻求相似理论结构中同一概念的同异互现;其二,两者的时间观在法相-描述/现象-描述阶段和唯识-构造/意识-构造阶段有诸多共同点,尤其都较为重视对“现在"的探讨;其三,两者的最大差异在于现象学时间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而唯识学时间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精神指引。

【关键词】唯识学;现象学;时间哲学;跨文化省思

第6期 25 陈群志 胡塞尔现象学与唯识学的时间观之跨文化省思.pdf


26、唯识学中“时(时间)、方(空间)”二法的哲学诠释

德澄(杭州佛学院)

【摘要】人们对“时间”和“空间”所持的看法,是宇宙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哲学知识论或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康德哲学与牟宗三相关思想为主要理论基础,拟对唯识学中“时(时间)、方(空间)”二法作为“心法、心所法、色法”上的因果分位差别建立及其自身的

“假、实”等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时;方;因果;假实

 第6期 26 德澄 唯识学中“时(时间)、方(空间)”二法的哲学诠释.pdf


27、唯识学在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界的传播

杜忠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

【摘要】唯识学一度在现代中国的知识佛教界蔚为风行,早期义学不振的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界,虽未呼应这一风潮,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唯识学的传播,其中慈航法师(18931954)、法舫法师(19041951)等先后南游及短暂驻锡,而南来的金明法师(19141999)即为不少向慈老学习唯识学者中的一位,金明法师之后的弘法,也将唯识学的传播包含其中。本文之作,拟通过有限的文献,来勉力梳理唯识学在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界的传播,除了独立前南游法师的弘法与传授,也包括独立后马来西亚佛学院的教学、高级佛学研修班的课程安排等,以见中国现代佛教唯识学热潮对外辐射之一斑。

【关键词】马来西亚;汉传佛教;唯识学;马来西亚佛学院;高级佛学研修班

第6期 27 杜忠全 唯识学在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界的传播.pdf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