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研究》第九缉

日期:2022-01-29

9-1

《真实义品》“唯事”研究

林国良(上海大学文学院)

【摘要】

唯识经论中有些概念一经提出,便成绝响,《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真实义品》的唯事就是一例。

唯事是《真实义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唯事离言,属离言自性;依唯事而假立(即借助名言而立)想事;执着想事有实体或心外实有而成假说自性。离言自性、想事、假说自性,此三概念是《真实义品》的核心概念。由离言自性(主要是唯事)与想事构成了离言世界与名言世界的两重世界;由上述三概念构成本品的有、非有”“无二所显的理论框架,依此展开增益执和损减执、恶取空和善取空,以及证如来智所行真实方法(即四寻思四如实智)等重要命题。

唯事概念的提出有其原因,瑜伽行派经典对中观的一切法性空,依多种理论来辨空有。其中,《真实义品》提出的唯事等概念,以及依之而成立的离言与名言的两重世界(还包括作为唯事等理论基础的五法体系),都是辨空有的重要理论。

而唯事概念此后在唯识典籍中消失,或者说,离言与名言两重世界在此后的唯识典籍中不再作为基本的理论框架,或许也有原因。以新事物是如何形成为例,唯识经典对此似有三种解释:一是依离言世界和名言世界两重世界来解释,此种解释预设了名言世界各种各样新事物在离言世界中早已有各自的离言存在,即唯事的存在。二是依阿赖耶识中有一切法的种子来解释,此种解释仍预设阿赖耶识中存在着一切事物的种子,所以一切新事物早已有其种子的存在。三是依依他起性有实法和假法理论来解释,即依他起性有实法和假法,假法是依缘起法则而由实法形成。由此来看,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实际是先定论,第三种解释是缘起论。先定论和缘起论在理论上似都能成立,但或许缘起论更为完善,这可能就是《成唯识论》最后采用了由《瑜伽师地论》阐明的依他起性的实法和假法理论的原因。

此外,用三自性理论分析唯事和想事可能是不合适的,因为唯事是净依他,想事是染依他,净依他与染依他不能同时存在。但唯事与想事可以共存,这可用二谛理论来解释,因为胜义谛与世俗谛可以共存。

实际上,《瑜伽论》中已出现了由离言名言两分法向纯粹三自性理论的转向,如《本地分·真实义品》说证真如要同时破增益执和损减执,而增益执和损减执是依离言和名言两分法体系而成立。《摄抉择分·真实义品》则说,证真如只是破遍计所执性(相当于增益执),这就是依纯粹的三自性理论来阐述了。(唯事等概念和离言名言两重世界理论的此后消失,可能还有其他深层次原因,笔者将另外撰文论述。)

最后,唯事与五法体系有内在联系,而五法体系在《瑜伽论》之后,唯识典籍基本不用,原因可能与唯事消失的原因相同。

【关键词】离言自性;唯事;想事;假说自性;增益执和损减执;恶取空和善取空; 四寻思四如实智

9-1 林国良 《〈真实义品〉“唯事”研究》 9-15.pdf


9-2

“我”“法”与“双层结构”三性说之关系探微

巫俊逸(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以学者对关于唯识学三性说之争论的研究和评议为出发点,围绕“双层结构”三性说中的见分、相分与“我”“法”及遍计所执性的关系提出了两个问题。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张:三性说的单层或双层在于其中蕴含几重能所关系。根据这一点,则《摄大乘论》和《成唯识论》各自具有两重能所关系。《唯识三十颂》第17偈的不同阐释,揭示出不采取见相二分思想的安慧并未提出作为识转变结果的“我”“法”,故而见相二分是“我”“法”概念生成的基础。根据无性《摄大乘论释》及圆测《解深密经疏》中涉及的“我”“法”与遍计所执性,作出一项推测:无性的三性说介于无著与护法之间,护法的三性说是为确立“我”“法”的实体化概念而对无性的三性说的进一步精确化的结果。《解深密经疏》中安慧与护法对“能遍计”的不同理解,揭示出护法说接近于《摄大乘论》。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在“无性护法”一系的唯识学看来,瑜伽行派唯识思想中的“我”“法”概念是依赖《摄大乘论》为主要代表的“双层结构”的三性说而确立的。

【关键词】三性说;双层结构;见分相分

 9-2 巫俊逸 《“我”“法”与“双层结构”三性说之关系探微》 16-27.pdf


9-3

“虚妄分别”概念之浅析

能慧(峨眉山佛学院研究生)

【摘要】在瑜伽行派中,虚妄分别是一个关键概念。它的体是三界心心所,但旧译和新译对于是否要遣除依他起的识有不同看法。虚妄分别包含了虚妄分别两方面内容,即所显现的二取和能显现的识,因此虚妄分别包含了。由虚妄分别显现二取的过程可以得知境相与识的关系,无体的境相依于识而显现,由显现境相反过来体现识的存在。关于境相的有无,有相唯识和无相唯识各有其所见,但都随顺假必依实的宗旨。

【关键词】虚妄分别;依他起;二取;显现

 9-3 能慧 《“虚妄分别”概念之浅析》 28-47.pdf


9-4

唯识经论中“三地往生”说之考察

存德(杭州佛学院)

【摘要】自《般若经》以来,大乘佛教就确立了初地往生说,然在《瑜伽论》则出现了三地往生说;又据亲光《佛地经论》中引《解深密经》云,净土三地已上乃得生。所以亲光的说法是有其思想渊源的,绝非是圆测所说的译家之错。由于《解深密经》和《瑜伽论》是唯识学的根本经论,故唐代的唯识家景法师、神泰、窥基、遁伦、圆测、慧沼、智周、元晓、清素等,以及华严宗的法藏等都参与了三地往生说的讨论,三地往生成为唐代唯识学的重要议题。通过经论的对比性研究和对唐代唯识诸家诠释的分析,可以明确地判定三地往生说的三地,实是《瑜伽论》中十二住(地)说中的第三极欢喜住,和《般若经》中菩萨不共十地的初地欢喜地,以及三乘共十地的第三八人地,由此可见大乘佛教的往生净土说,从望果判人上来论,其阶位是相一致的。然后世唯识家将此三地解释为菩萨十地中的第三发光地等,显然不符合唯识经论的本意。

【关键词】往生;八人地;初地;三地;净胜意乐地;极欢喜住;十二住;《解深密经》《瑜伽论》

9-4 存德 《唯识经论中“三地往生”说之考察》 42-55.pdf


9-5

唯识学的“梦中认识”问题

许伟(浙江大学哲学系)

【摘要】唯识学所释之梦,呈现出虚妄真实的双重性,这源自对不同佛教解释传统的吸收。般若经传统强调以之譬喻来论述一切之虚妄不实,同时三界如梦,清醒状态的认知并不比梦中认知更真实;阿毗达磨传统则从梦中造业的讨论出发,强调梦中造业与醒时造业虽有差别但一定程度上仍属真实,并对梦中认识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的讨论。说一切有部在睡眠心所的语境中讨论,认为实质上是睡眠状态中心、心所法,并讨论了梦中无前五识为何见色”“梦的原因等问题,并特别讨论了梦是否曾更梦是否回忆等问题。《唯识二十论》同时出现了梦有作用”“梦境非实两种理论,反映了对上述释梦传统的融会。护法《成唯识宝生论》中则延续了说一切有部关于梦中对象问题的讨论。但唯识学对这两个相矛盾的释梦传统的吸收,导致了后来中观派对于喻的批评。在汉传唯识学中,梦中意识成为第六识的单独门类,反映了第六意识概念仍有进一步的讨论空间。

【关键词】唯识学;梦;梦中认识;意识

9-5 许伟 《唯识学的“梦中认识”问题》 56-78.pdf


9-6

唯识学中的梦及其业果

余翔

【摘要】梦境由于其虚幻性,在唯识中常用来作为心外之境的比喻。但是做梦本身是一种心理活动,心识及其活动并非不存在。本文在唯识学语境中梳理梦这一特殊的心识活动,就其主体、认知正误、业果等问题进行讨论。其中,梦的主体为眠心所、第六识及其他相应心所。通过梳理唯识典籍中关于梦的描述,可以得知梦中也可以生起闻慧、思慧等符合《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正教量的正确认知。通过对从《瑜伽师地论》到《成唯识论了义灯》中思业的分辨,发现思业这一概念随着唯识义的强化,不断在唯识典籍中得到完善,由此,梦所造业这一无关身体语言行为的意业也由《瑜伽》中的不感异熟果,变为后期唯识典籍中的不定感果。

【关键词】梦;眠心所;加行善;闻思慧;三种思;意业

 9-6 余翔 《唯识学中的梦及其业果》 79-90.pdf


9-7

体融相融与体相用——地论学派的缘集与融即思想

圣凯(清华大学哲学系)

【摘要】体相用公元67世纪中国佛教界产生的形而上模式,是中国佛教本体论与心性论诠释的根本模式。地论师综合中国哲学与印度佛教的形而上思想,融汇南北朝佛教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体相用思维模式。地论师以体相用解释缘集思想,如灵裕《华严经文义记》、S.4303《教理集成文献》与《法界图》等,阐扬有为缘集、无为缘集、自体缘集、法界缘起等四种缘集。同时,灵裕、BD05755《融即相无相论》、S.4303S.613等将体融相融与体相用结合起来,阐释其法界平等、融即等思想。体融相融与体相用构成四种缘集的诠释模式,与《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三大是完全一致的。

【关键词】地论学派;体融相融;体相用;《大集经》;缘集;融即

9-7 圣凯 《体融相融与体相用——地论学派的缘集与融即思想》 93-110.pdf


9-8

论天台湛然对窥基“五性各别”及“三乘真实”思想的评破

于洋洋(南京大学哲学系2019级博士在读)

【摘要】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天台与唯识的思想争论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智者大师在创立天台思想时对摄论学派(属唯识古学)的评破,具体内容则散见于智者的相关作品中;第二次则是唐代时期天台宗与慈恩宗(属唯识今学)两家的争论,代表人物分别是湛然与窥基,为了对破窥基所写的《法华玄赞》,湛然特地作《法华五百问论》来评破窥基解释《法华经》的立场,两家争论的焦点内容则集中在一性皆成或五性各别”“一乘究竟或三乘究竟上,本文即以天台湛然的《法华五百问论》为中心,从天台的思想立场出发,来看湛然对窥基在《法华玄赞》中所持五性各别三乘真实思想的评破。

【关键词】湛然;窥基;《法华五百问论》;一性五性;一乘三乘

9-8 于洋洋 《论天台湛然对窥基“五性各别”及“三乘真实”思想的评破》 111-123.pdf


9-9

熊十力与唯识学关系问题考析——读《〈新唯识论〉儒佛会通思想研究》书后

姚彬彬(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摘要】熊十力与佛学关系问题学界历来颇多争议,很多佛教学者认为其误解误读了佛教唯识学的基本理论,本文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熊十力在其思想发生由佛入儒的转变之前,其对于唯识学的研究已有很高造诣,得到当时该领域的权威欧阳竟无与支那内学院同仁的认可;其次,在1943年熊十力与吕澂的论辩中,二家之分歧属于诠释视角和方法立场上的差异,不宜强分轩轾;再次,熊十力指责唯识学存在不少理论缺陷,其致思方向与其对本体的独到理解有关,而并非是误读唯识学;最后,熊十力于佛教颇受华严宗、禅宗学说的影响,这不仅是其对唯识学发生质疑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其量论难以完成的内在思想根源。

【关键词】熊十力;佛教;唯识学;儒佛会通

 9-9 姚彬彬 《熊十力与唯识学关系问题考析——读《〈新唯识论〉儒佛会通思想研究》书后》 124-136.pdf


9-10

“无常说”(anityavāda)与“刹那论”(kṣaṇikavāda

张晓亮(科伦坡大学佛教学系在读博士)

【摘要】早期瑜伽行派以非有刹那生灭二义解释无常。前者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教义,后者是声闻乘的刹那论。早期瑜伽行派文献中枚举的诸种无常的类别,皆可归入二义。诸种无常又可概括为刹那、相续二门,揭示了有为法常及无常的中道意义。进一步结合三性说,以遍计所执性含摄无常的非有义,以依他起性含摄无常的刹那灭义,圆成实性则有不同的观点。早期佛教以来的诸行无常说及阿毗达摩佛教的刹那论被纳入大乘佛教无常说的范畴中,被赋予新的阐释,从而焕发新的理论光彩。本文结合早期瑜伽行派文献,以期对无常刹那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无常;刹那;相续;三性;早期瑜伽行派

9-10 张晓亮 《“无常说”(anityavāda)与“刹那论”(kṣaṇikavāda)》 139-153.pdf


9-11

关于“相续”的探讨——以一切有部及唯识宗的观点为主

净智(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

【摘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佛教语境下,只有通过相续来解释诸如业果、轮回等现象,才可以避免断见的过失。本文以一切有部和唯识宗的观点为主,分析相续在色、心等法上的不同安立,并结合业的相续、结生相续、善染相续等,深入探讨相续的具体事例,最后总结相续的不同类型。

【关键词】相续;一切有部;唯识宗

9-11 净智 《关于“相续”的探讨——以一切有部及唯识宗的观点为主》 154-165.pdf


9-12

阿罗汉入无余依涅槃是否还有异熟识

则生(温州佛学院)

【摘要】有必要参照有部涅槃的安立,理解唯识宗涅槃的安立。有部与唯识宗在诸如无余依涅槃界并无补特伽罗,只有法性等观点上相同。涅槃建立在灭除烦恼所得离系果的基础之上,以择灭无为为体性,是不动法,不从因缘生,不会被破坏。有部不许八识,虽然许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五蕴断灭,但许涅槃有自性等,从而避免了断灭论。唯识宗在寂静施设建立上,承许有余依地的阿罗汉具有苦寂静等四种寂静,无余依地的阿罗汉具有数教寂静等四种寂静。唯识宗典籍中确有文句表明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断舍第八识。本文从两种涅槃的情状、灭谛等方面分析相关文句,也从所知障种的断舍和无漏种的延续及真如的依持等问题探讨,结论是有理由郑重考虑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不断第八识的可能性。

【关键词】无余依涅槃;异熟识;所知障种;真如;依持

9-12 则生 《阿罗汉入无余依涅槃是否还有异熟识》 166-193.pdf


9-13

论说一切有部的“二谛”思想之变迁

辛放(清华大学哲学系)

【摘要】总的来说,在说一切有部的传统之中,二谛思想的建立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是在相对较早的《大毗婆沙论》和《杂心论》中依据四谛建立二谛说,这种二谛观之中的胜义谛对应了无漏智,指的是以无漏智自相”“共相的观察的所缘境,是圣者的自证境界,从见道开始。其二是在相对较晚的《俱舍论》和《顺正理论》中依于建立二谛说,除了讨论圣者的自证境界外,同时还处理面向凡夫的认识过程,因此也包括了部分世俗智

不过,虽然早期和晚期的有部论师对二谛学说的立场不尽相同,但是这种差异依然有着共通的逻辑基础,简而言之,他们都承认胜义谛现观的对象。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二谛;胜义谛;无漏智;现观

9-13 辛放 《论说一切有部的“二谛”思想之变迁》 194-212.pdf


9-14

《俱舍论》中的kila(传说)之研究

加藤纯章(前名古屋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

辛放 译、

【摘要】在梵文中kila一词的意思是传说,在《俱舍论》颂文中出现了八次。在玄奘和布顿的记载中,偈颂之中的kila一词表现了世亲的不信,而在玄奘和真谛的记载中,世亲从经量部的立场对毗婆沙的宗义展开批评。本文将《俱舍论》本颂中的kila一词抽出,并以此为基准对此论的前后论书进行考察,以此明确kila一词的含义。根据本文的考察,从《俱舍论》中的长行释来看,kila一词多表示世亲对有部的不信。

【关键词】kila;说一切有部;经量部;世亲

 9-14 加藤纯章 《〈俱舍论〉中的kila(传说)之研究》 213-225.pdf


9-15

陈那对“现量”的定义与“意(识)现量”——兼及《成唯识论》与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的观点

赵东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

本文旨在根据陈那(Dignāga,约480-540)《集量论》之颂文,以及《成唯识论》与窥基(632-682)《成唯识论述记》之记载,厘清:

1.陈那对现量的定义:是离(除)分别。亦即现量是离开分别、概念、想象、思维与言语的。

2.在陈那的著作中,似乎看不出他有明确将现量区分成几种类型的说法,他是要说凡离(除)分别,皆属现量。将现量进行分类,应该或许是陈那后学的做法。

3.根据《成唯识论》与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的观点,陈那所认为的意(识)现量,很可能就是特指五俱意识而言,这是一种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意(识)。这是汉传唯识学的记载,但其意涵界定与相关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详细与深入地探究!

【关键词】现量;离(除)分别;现量种类;意(识)现量;五俱意识

9-15 赵东明 《陈那对“现量”的定义与“意(识)现量”——兼及〈成唯识论〉与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的观点》 229-246.pdf


9-16

“相形”语出及其在因明中的适用

慧观(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摘要】作为一般汉语词汇,相形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如老子《道德经》中就有长短相形,高下相盈的表达,其中交互的意思,一般表示显现,二者合在一起表示相互显现。佛经传入中国以后,相形也随之出现在汉译经典中,如《佛般泥洹经》中有当相和,不得相形,即在承袭先秦以来汉语原义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语义变化,尤其是增强了否定的倾向。进而,经检索与因明相关等的汉译论著又发现,其中尽管未见到相形或与之相近的语词,而在窥基《大疏》等中国乃至日本因明的诸多注疏中,却存在着不少相形的表现,主要用以表示因明论式中诸如立敌、真似、宗因、因喻等概念之间相互对立且相互依存的关系。由此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即尽管在印度传来的因明文本中不乏立敌、真似等具有相形关系的概念,却并没有发展到将其形式化的程度,而这一个过程正是在窥基以及后来日本注疏者之间通过引入相形这一语词逐步实现的。

【关键词】相形;立敌;真似;宗因;相违

9-16 慧观 《“相形”语出及其在因明中的适用》 247-257.pdf


9-17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的作者及其学术价值

潘家猛(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摘要】《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书,共一卷,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本,现存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据查,此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善本。经考究,此书是明代现存的第一部因明学注疏,它对明代真界、王肯堂、明昱、智旭等人的因明学著作均有直接影响。该书不仅大量参考引用了陈那、澄观、玄奘等前人的典籍与思想,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之处。为此,本文即对此书的作者、成书过程、内容以及学术价值展开初步探究,以填补明代因明学研究之空缺。

【关键词】真贵;因明学;《因明入正理论集解》

 9-17 潘家猛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的作者及其学术价值》 258-269.pdf


9-18

宝藏寂《中观庄严口诀论》译稿

释法光(台中慈善寺佛学院)

【摘要】(无)

【关键词】(无)

 9-18 释法光 《宝藏寂〈中观庄严口诀论〉译稿》 273-290.pdf


9-19

龙树对断见的破斥与鸠摩罗什的译介和重建——以《中论颂》及其汉译为中心

叶少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中论颂》梵本对断见的破斥和鸠摩罗什的汉语译介,指出龙树破斥断见采用了一种激进的否定进路,连同因果相续也一并予以破斥。而鸠摩罗什所译《中论》之中则重建了一种肯定进路,通过肯定不常不断的因果相续而远离断见。

【关键词】龙树;鸠摩罗什;中观;断见;二谛

 9-19 叶少勇 《龙树对断见的破斥与鸠摩罗什的译介和重建——以〈中论颂〉及其汉译为中心》 293-306.pdf


9-20

耶格尔模式的唯识研究——施米特豪森《阿赖耶识:瑜伽行哲学核心概念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一书评述

韩穗(杭州佛学院)

【摘要】本文揭示施米特豪森经典著作《阿赖耶识:瑜伽行哲学核心概念的起源 和早期发展》的西方古典学方法背景,指出该书运用的是由德国古典学学者耶格尔所开创的发展史书写模式,该书在诸多方面可与耶格尔的《亚里士多德:为其发展史作奠基》相比照。基于这种历史书写模式,施米特豪森建构了阿赖耶识概念从最初引入到词义演变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被定为隐藏在色根中,在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个概念的含义成为我相的客体性基础,最终在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个概念进而成为一切法所依止的基础。发展史书写模式在西方古典学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批判和反思,本文揭示施米特豪森之后西方唯识研究对他的挑战与西方人文学科对发展史书写模 式的更新是一致的。

【关键词】西方佛学研究方法论;施米特豪森;唯识;阿赖耶识

9-20 韩穗 《耶格尔模式的唯识研究——施米特豪森〈阿赖耶识:瑜伽行哲学核心概念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一书评述》 309-323.pdf


9-21

唯识无境与唯心论(idealism)之争议:从悦家丹(Dan Lusthaus)谈起

法照(杭州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

【摘要】唯识思想可否归属于唯心论”(idealism)20世纪引起不少欧美学者讨论,特别是世亲、玄奘对外境的诠释,但争议始终没有定调。2002年悦家丹(Dan Lusthaus)出版《佛教现象学》一书,特别为《成唯识论》护航,论证它不是唯心论,尤其不是形而上学中的唯心论,甚至断言有物质性的外境。此书的观点,又引起了学者间广泛的讨论。本文梳理六位学者的回应,发现所有人都认同外在世界的存在。然而崔维迪和悦家丹主张雷同:外在世界可以是物质性,否认唯心论主张。他们的诠释引起其他学者的反对,认为已超过了文本内容的解释。大部分学者认同外在世界是非物质性,虽然器世间由阿赖耶识所变现,这和(主观)唯心论把世界当成心识的派生观念相像,但就他心与器世间能对自心产生影响来说,是互为主体性关系,仍然不适用于唯心论。《成唯识论》唯识无境理论不能限定成单一的西方唯心论/观念论,可说是多元的观念论,或者属于佛教自己的观念论。

【关键词】唯心论;唯识无境;悦家丹;成唯识论

9-21 法照 《唯识无境与唯心论(idealism)之争议:从悦家丹(Dan Lusthaus) 谈起》 324-338.pdf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